10月24日,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实施未来产业先导化布局专项,加快未来产业基地化布局、集群化发展、规模化提升,积极开辟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未来网络等产业发展“新赛道”。
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
(1)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河南联通5G空域技术联合实验室、河南移动5G+智慧工厂联合创新实验室、河南移动方快锅炉5G联合实验室等5G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突破一批“5G+集成应用”关键技术。
(2)产业发展:完善5G产业生态体系,培育“5G+物联网”智能终端、“5G+车联网”、光通讯、信息安全等产业;以企业上云、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应用推广: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提升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服务能力;推动以高(高新区)示(示范区)北(北关区)为重点的大数据融合创新集群建设。
人工智能产业
(1)技术研发:积极参与建设提供知识图谱、算法训练、产品优化、安全可控等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重点开展类脑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和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体系重构、流程再造,突破一批整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等机器人关键技术。
(2)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智能硬件产品。加快研发并应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传感器,突破面向云端训练、终端应用的神经网络芯片及配套工具。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智能软件,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3)应用推广: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在医疗、教育、交通、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安防、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四通智能制造产业园、安阳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高(高新区)示(示范区)内(内黄县)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氢能和储能产业
(1)技术研发:开展节能高效催化产氢工艺、光电储能材料、光催化水分解获取清洁氢能源、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研发;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氢能源装备、氢储存和加注等技术。
(2)产业发展:加快安阳氢制备产业布局,建设示(示范区)殷(殷都区)龙(龙安区)氢能与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试验区,打造低成本氢能源生产基地;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加快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化设计和工程化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推动氢燃料电池客车技术应用,加快氢燃料商用车研发,布局建设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链。
(3)应用推广:开展氢能与储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规模化、商业化终端应用场景;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氢能制取、储运等环节技术创新;加快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氢气储运加注技术等研发应用,布局建设氢气加注网络,带动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水平提升。
未来网络产业
(1)技术研发:聚焦6G、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推动太赫兹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安全隐私计算、链上链下高效协同、跨链互联互通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2)产业发展: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开展基于6G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等探索和储备;加快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域名系统等IPv6改造,支持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加快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聚焦6G、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构建林(林州市)示(示范区)北(北关区)未来网络前沿技术群。
(3)应用推广:聚焦感知互联网、智慧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空天智联网、全息通信等未来网络应用场景,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制造业企业开展前瞻性合作,探索现有设备和系统向未来网络升级路径;开展工业制造、农产品、消费品、药品等防伪溯源应用,加强区块链供应、交易、数据互认等应用服务培育,打造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区块链示范应用场景。
此外,《规划》明确了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优势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建立数字化重点企业、重点培育企业(项目)清单,加快安阳豫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扩容改造,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基于华为鲲鹏体系的大数据实验室,加快安阳市大数据研究院建设。
积极发展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等大数据硬件设备制造。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与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制造业大数据平台。
依托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大数据中心,全方位推进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实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工程,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应用需求,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