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重庆科学会堂举办的2024重庆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发展大会上,《重庆市算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融合发展处处长吕宏庆表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产业发展机遇,此次发布《三年行动计划》,重庆将紧扣“两大定位”,把握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适度超前建设算网基础设施,积极培育以智能算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带动“Al+X”产业链全面发展,全力打造国家西部算力枢纽、西部算力网络创新通道、国家算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城市,创建算电协同发展示范工程、筑牢算力安全发展创新底座,加快推动算力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为算力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6年,重庆总纳管算力规模达到35EFLOPS,全市算力规模达到14EFLOPS,智算规模占比达到50%,绿色算力占比达到60%,省际算力直连城市数达到35个,算力使用成本下降50%,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优秀行业大模型产品数达到100个,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2000家。
对此,《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算力高效供给、算力网络传输、算力调度、算力产业发展、算力赋能应用、算电协同、算网安全等七大重点任务展开布局,为未来三年重庆算力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例如,在优化算力高效供给方面,通过统筹异构算力发展、强化多元算力布局,构建多元算力资源汇聚中心;在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效能方面,加快推进网络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打造高速泛在、安全可靠的算力网络,开拓西部算力网络创新通道;在推动算力产业发展方面,加快建设算力基础硬件产业,强化算力产业关键软件支撑,推动算力产业开放合作,打造国家算力产业示范基地;在深化算力赋能应用方面,将人工智能融入超大城市治理、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交通物流、教育科研、医疗健康、中小微企业转型等领域,积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城市。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推动重庆充分发挥在‘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中‘承东启西’的重要使命作用,加速形成服务全国、辐射东盟的算力网络格局。”吕宏庆称。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