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印发《关于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推动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见》显示,“十大工程”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跃升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程、数字商贸创新发展工程、智慧文旅重构工程、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工程、智慧海洋提质工程、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工程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工程。
《意见》表示,珠海将主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紧扣“产业第一”,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力,通过实施“十大工程”,重点打造新智造、新商贸、新文旅、新海洋、新治理、新服务“六大应用”,推进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化协同”,推动数据链、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六链融合”,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
《意见》指明,有序推进数字经济特色发展。构建“双核引领、一带协同、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以高新区、香洲区为核心,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引领带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金湾区、斗门区、鹤洲新区(筹)等重要节点,构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带。依托南屏科技工业园、三溪科创产业园、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山工业园和新青科技工业园,推动数字经济多点联动发展。支持各区(园区)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发展具有本区(园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创建一批数字经济园区,培育500家高成长型数字经济企业。
此外,《意见》还提出,做大前沿新兴产业集群。
- 加快布局5G产业。支持5G领域重点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突破一批5G终端、射频领域关键技术,培育发展5G新型传感器、通信模组、射频器件、5G车载电子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围绕工业、商贸、文旅等垂直行业应用,加快推进一批“5G+”融合应用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本地5G解决方案服务商。
-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依托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建设国家和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重点突破图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发挥生产制造优势,重点培育引进一批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无人船、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特色产业。支持研制高端搜救无人艇、无人潜航器、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高端人工智能装备,争创省级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拓展“智能+”应用领域,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大力扶持本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企业。
- 积极培育区块链产业。支持区块链领军企业加大底层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领域研发力度,打造面向行业的可信协作网络。面向数字政府、智慧金融、智慧港口、智慧能源、信用体系等领域推广一批区块链融合示范应用。
按照目标,到2025年,珠海全市数字经济将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数字产业发展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产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推动超过1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向社会开放不少于500个公共数据资源集。全市数字经济生产力大幅提升,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建成珠江口西岸数字经济高地、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名城。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