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卫视财经频道《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系列节目播出第二集,聚焦“大数据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在这一集中,节目组深入秦淮数据集团位于河北怀来的环首都·官厅湖大数据产业基地,以秦淮数据集团扎根河北张家口、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案例对京津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解读。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和怀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琪等嘉宾参加了节目录制,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大数据中心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在节目中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环北京的数据中心规划主要在张家口、廊坊、承德、武清等地。北京的企业和用户在用数据的时候,实际上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到这些数据中心把数据取出来,然后再传回来,所以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必不可少的重�������基础设施,举例来说,我们平常用的购物软件,那么北京的消费者在用购物软件的时候,我们所用的数据实际上是去了趟张家口,再回到北京。当然数据中心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数据中心以存储为主,那么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技术的进步,未来计算型的数据中心将会越来越多。
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官厅湖大数据产业基地位于怀来县东花园镇,基地紧邻北京市界,可与北京实现同城级数据运算和传输。秦淮数据集团基地运维部总监韩宝良表示,“短视频、购物、天气讯息或者是在线交互办公等场景,都能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存储、传输,然后进行运算、分发。”
秦淮数据集团2017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扎根落地,独立投资、规划、建设的环首都·官厅湖大数据产业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建成投用,创造了大数据行业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目前环首都·官厅湖大数据产业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已投运单体数据中心园区,秦淮数据集团在河北怀来正全力打造环首都信息经济创新示范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助力当地打造世界级的大数据产业基地。
2017年以来,截至2021年3月底,秦淮数据集团累计在张家口投资达86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秦淮数据集团在张家口运营和在建1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总IT容量238兆瓦。并在张家口落地数据中心关键设备配套生产中心,引领京津冀数字协同在张家口向产业聚集、产业链落地方向发展。四年来,秦淮数据集团累积在张家口提供高新技术岗位1000余个,吸纳本地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超5000人次,本地直接和间接纳税贡献总额超过2.5亿元。
秦淮数据集团在张家口快速推进规划、投资、建设及运营的速度,完成了“同城三点”到“同城多点”的战略布局,同时以自身的高速发展切实推动了张家口大数据产业规划“一带、三区、多园”的大三点业务布局,有效带动了当地数据中心产业从0到1、从1到N,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步加快河北释放新动能,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弯道超车。2020年,以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官厅湖大数据产业基地、环首都·存瑞云计算产业基地、环首都·桑园云计算产业基地等“同城三点”布局为申报蓝本,怀来县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以数据中心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顾瑾栩表示,从京津冀协同来讲,京津冀三地在数据中心上的协同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全国也在推行全国数据中心一体化网络的建设,把北京、河北、天津作为一体来推进的话,将来北京因为城市空间和能耗的限制,会有更多的数据是放在河北和�������津,而且怀来也通过光纤的直连,能够把数据低时延的、实时交易需求更高的产业(通过河北、天津的数据中心)来为北京提供服务。
未来,秦淮数据集团将持续在张家口等环首都区域加大投入,并形成北京-张家口-大同-雄安-廊坊-北京等“环首都多城多核心”的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布局,加大技术创新,实现扎根京津冀区域、服务北京数字经济的超大规模算力园区冷热混合部署、零碳能源供����和产业链本地化布局,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