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刘钊 通讯员杨笛 张志强报道 科技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牵头建设的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成为首批优化调整后被认定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此次优化调整旨在落实《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简称国家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科技部、财政部对原有国家平台进行优化调整,共形成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0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
按照中国气象局部署,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自2002年起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设任务,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坚持“以用为主、开放共享”,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应用创新和效益提升,为各类科研项目提供有效支撑。经过十余年发展,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已发展为稳定运行、资源丰富的气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5月,累计用户数突破27万,访问量超过4.5亿人次,数据订单量突破174万,支撑2000余家科研教育机构的重点科研项目,惠及29个行业,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超过13.7亿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将以此次优化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管理,推进气象领域科技资源汇聚与整合,强化分析挖掘与开发应用,提升气象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专题数据服务,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气象数据资源共享服务。
2018年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启动原有国家平台优化整合成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工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按照要求组织编制国家平台组建与运营管理方案,顺利完成各项申报工作。经专家论证评估,通过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审定工作,正式获批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毫无疑问,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是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未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作为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依托单位,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管理,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明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推进气象领域科技资源的汇聚与整合,强化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应用与分析挖掘利用,提升气象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数据资源优势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联合开展专题数据服务,完善气象科技资源存储、管理和安全所需基础设施,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评价考核组织管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质量的气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以下是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完整名单
▼

(责任编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