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一“国字号”平台的重点项目及核心园区之一——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同步上线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成为山东首个上线运行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据了解,除了刚刚上线运行、拥有100P算力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外,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预计年内还将上线拥有150P算力的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据悉,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以来,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机制,“一区两翼”的布局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其中,青岛全市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55亿元。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园区一隅
依托“双算力中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以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目标,主攻算力服务支撑供给地、软硬件融合创新策源地、产业智能化应用引领地等方向,以及信创硬件制造、复杂算法软件研发、模型训练与数据服务3条新兴赛道,深度拓展智慧家居、工业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生命健康、空天地海6大应用场景,将成为山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根据计划,到2024年,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28年,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
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已拓展包括海尔、海信、歌尔等头部企业在内的80余家企业加入生态圈。
开园当天,青岛市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这也是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政策,从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强化产业技术支撑、优化生产要素保障4个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构建集聚共生的生态圈。
来源:青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