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发展迅猛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近日,记者在河北省采访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情况,发现张北、怀来、宣化等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等发展迅猛,焕发勃勃生机。

怀来: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悄然形成

一车服务器运进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工人忙着卸车。据介绍,今年以来,订单不断,这批服务器安装完成后,今年底明年初,园内所有项目将全部完成交付客户使用。

怀来大数据基地

今年年初,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将怀来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起步区。截至今年9月底,怀来县在线运营服务器近13万台标准机柜,签约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签约服务器超过500万台。

怀来正在打造大数据(存储、挖掘、算力、交易)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中心和承接首都数字产业外溢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以城市功能为主导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建设规模已达5000亩的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新建的4座变电站正在持续提供绿色电力。基地实施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中心余热回收、抽水蓄能等工程,不断推动绿电在大数据领域高比例应用,环京地区首个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正在悄然形成。

宣化:3000个机柜的水冷中心开建

近日,总投资37亿的华北单体规模最大绿色数据中心在张家口宣化区开建。该中心将为蓬勃兴起的数字经济提供服务器租赁、机房VIP、大客户数据平台服务及强大的智能算力服务。

据悉,项目整体规模为2万个8千瓦机柜,目前规划占地255亩,共包含6栋数据中心主楼及配套的柴发楼、水处理楼等基础设施。此次开工建设一栋3000个机柜的水冷数据中心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将采用余热回收、光伏+储能技术,协同张宣科技提供绿电等多种类型的节能减排措施,采用弹性和柔性模块化设计理念,以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

该项目是河北省政府批复河钢宣钢转型升级“三大基地”建设中15个项目之一,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京津冀枢纽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宝信软件、张宣科技工业大数据及智能制造领域优势,定位IDC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AI人工智能共享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应用及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孵化一批以数字经济、AI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型企业。

张北: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

据统计张北县10年间平均风速6.2米/秒以上,年平均可利用2400小时。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在“坝上”张北建立,该中心利用自然冷源为服务器降温,全年大约只有15天的时间需要开启传统压缩机空调,仅制冷能耗就可以降低59%。

张北大数据中心

近年来,张北县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被评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特色功能区”、“河北省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类)”、国家“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节点中京津冀的起步区。今年8月,张北县被评为河北省数字生态“十强县”。

截至2021年底,张北已取得国家、省、市批复的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612.71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80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装机规模位居河北首位、全国前列。

“京-呼-银-兰”“中蒙国际光缆”两条国家骨干网络经过张北县。此外,张北县还打通了与北京的三条双路由光纤,实现了近零延时,这意味着在张北和北京发展大数据,具有同样的效率。随着张北至张家口京张奥运专线网络接点和北京-张北网络管道专线通道的建设,张北将实现“前店后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今年1-10月份,全县数据中心上架服务规模约52万台,带动就业5000余人。目前,全县共有12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918亿元,占地2291亩,建设规模184万台服务器。其中已运营项目5个,在建项目2个(部分投运),拟建项目5个。到“十四五”末,全县上架服务器规模达到150万台,从业人数将超过10000人。 一座上万人规模的信息产业基地正在张北蓬勃兴起。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