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多地政府布局算力产业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省市在算力建设上提出了明确目标,提升算力中心运营能力、加快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等是2024年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同时,加快建设数据中心亦是重点任务。

连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省市在算力建设上提出了明确目标,提升算力中心运营能力、加快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等是2024年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同时,加快建设数据中心亦是重点任务。

在近日的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我国现有算力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此外,信息基础设施能效也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196家绿色数据中心。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体系化推进5G、千兆光网规模部署,支持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千直联点建设,加快智能算力、边缘计算等算力设施布局。

山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部署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建成“山东算网”。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新开通5G基站4万个。

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长春市将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建设长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等,进一步提升数据交易中心活跃度和算力中心运营能力,全市算力规模达到1000P。

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新建5G基站2000个,加快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湖南大数据交易所项目建设,发挥数字集团引领和统筹作用,打造数据要素大循环中部枢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打造更高水平的数字广州。推进网络强市建设,加快5G基站、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地下空间和地下三维数字管网设施。加快白云湖数据科技城建设,推动建设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园、省数据要素集聚区,做大做强广州数据交易所。

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GDP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算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预计该趋势在今后3年将继续保持。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青对记者表示,在政策和需求双轮驱动下,2013年到2023年十年当中,中国算力基础设施进入到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协同发展供给体系逐渐显现。

王青同时表示,从建设布局来看,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也在不断优化,尤其是不断向绿色能源比较富集的区域进行集中。从存量方面来看,还是以东部为主,比如广东、北京等仍然处于算力比较领先的阶段。但是在新增方面,尤其是大型和超大型的数据中心方面,也逐步向绿色能源富集的地方去。相信未来建设布局的优化,也会推动国家整体算力绿色低碳的发展。

来源:科创板日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