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阿里巴巴天猫成交额达1682亿元,打破去年1207亿元的纪录。这背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加速渗透,“人机协同”成为应对这场规模前所未有的购物狂欢季的关键。
“今年双十一不是由我指挥的,是机器一起指挥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十一不仅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化大协同,机器智能的大规模应用,也让今年的双十一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机协同。借助全球最大的“2017混合云”和机器智能,人类可以专注更擅长的创新业务。
人机组团首次作战的战绩如何?从11日零点开始,一个个数字不断刷爆想象力。24小时内,22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剁手党无时差地交易超1682亿元,其中无线成交占比高达90%;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了14.8亿笔,同比增长41%;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是去年的2.1倍,再次刷新去年创下的峰值纪录;产生的物流订单量达到8.12亿单……
更令人欣喜的是,人机协同并不止于阿里的电商业务。通过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阿里云飞天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经济提供计算资源、互联网范式和数据智能,支撑包括生产制造、金融、物流等各行各业在内的全社会双十一。
2009年,天猫开启第一次双十一活动时可能没有想过,双十一会演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机协同“超级工程”——技术运维、商品推荐、客服、支付、物流等各个环节都引入机器智能。
阿里云华北3地域数据中心机器人“天巡”每天在机房巡逻,能接替运维人员以往30%的重复性工作。AI调度官“达灵”将数据中心资源分配率拉升到90%以上。人工智能助手‘阿里小蜜’在双11当天承担95%的客服咨询,‘蚂蚁安安’一天可以回答800万个提问。菜鸟智慧货仓机器人单日可发货超过100万件,AI设计师“鲁班”,在双十一期间设�������了4.1亿张商品海报。阿里机器智能推荐系统双十一当天为用户生成超过567亿个不同的专属货架,像智能导购员一样,给消费者“亿人亿面”的个性化推荐。
事实上,阿里云ET人工智能还活跃在城市大脑、工业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客服、法庭速记、气象预测等领域,能力包含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智能交互、实时计算等。
“史无前例的互联网规模,14万明星品牌的商业协同、金融级的安全保障”,张建锋介绍,为应对这个世界级的难题,阿里巴巴混合部署了在线计算、离线计算以及公共云,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
2017年的“双十一混合云”背后意味着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新采用的“混部技术”将离线计算集群与在线计算集群混合部署。云本身的弹性意味着计算资源可多可少,能实现1小时内10万台服务器的快速扩容,而“混部技术”则提升了计算资源本身的利用率。双重弹性下整体成本比传统方案节省了50%。
阿里云将很快为客户提供这一能力,以普惠科技为客户降低成本创造新价值。随着混合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的资源利用率也将由此跃升。为应对全球的双十一现象,阿里云也在全球4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筹备的1200+CDN节点,从容应对了双十一期间的天量访问。
从2009年第一次双十一的区区5200万元交易额到如今的1682亿元,既磨炼了阿里巴巴的技术,也让阿里云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
一份数据显示,双十一消费者以及包括生产制造、批发零售、快递物流的环节共计有超过6亿人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而全链条背后的计算动力源泉,仍然是“云”。